PRODUCT CLASSIFICATION
传统农业虫害监测依赖人工巡查,效率低且易漏检。远程拍照式虫情测报灯的出现,让这一难题迎刃而解。它通过“诱虫-成像-传输-分析"四步闭环,实现虫情24小时精准监控,为现代农业装上“智慧之眼"。
第一步:诱虫
设备顶部配备365-400nm紫外光灯管,模拟月光吸引趋光性害虫。同时,部分型号可释放性信息素,针对特定虫种(如棉铃虫)增强诱捕效果。昆虫被光源吸引后,撞击设备顶部的挡板,落入下方的收集仓。
第二步:成像
收集仓内的高清摄像头立即启动拍摄。2000万像素传感器与微距镜头配合,可清晰捕捉昆虫体表纹路、翅脉等细节。夜间自动开启红外补光灯,避免可见光干扰昆虫行为,确保图像清晰。
第三步:传输
设备通过4G/5G或LoRa网络,将图像实时上传至云端。内置AI芯片可对图像进行初步压缩和分类,减少数据传输量。即使网络中断,本地存储卡也能暂存数据,恢复后自动补传。
第四步:分析
云端服务器运行深度学习模型,对图像进行智能识别。系统可区分1000+种害虫,准确率超95%。当虫口密度超标时,自动向用户推送预警信息,并生成虫情趋势图,辅助科学防治。
从山东寿光的蔬菜基地到河南的小麦田,远程拍照式虫情测报灯已证明其价值。它不仅让虫害防治从“被动应对"变为“主动预警",更推动了农业向绿色、高效方向转型。未来,随着技术迭代,这一“智慧农具"将惠及更多农田。